3658
瀏覽會計專業
概述:本專業培養具備財務、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 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一、專業綜合介紹
會計學是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研究如何對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活動進行計量、記錄和預測,在取得以財務信息(指標)為主的經濟信息的基礎上,監督、控制價值活動,促使再生產過程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門經濟管理學科。會計學專業是經濟類專業中最具實踐性的專 業之一,會計也是每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必不可少的一個部門。
1211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銀行用借貸復式記賬法記賬,這是近代會計學出現的標志。20世紀初,狄克西的《高等會計學》、里斯爾的《會計學全書》,初步建立了現代會計學。之后,會計報表分析和成本會計學等相繼出現。到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發達工業國家,電子計算機引進會計領域,促進了會計數據處理電算化的研究,傳統的企業會計學分化為財務會計 與管理會計兩門相對獨立的學科。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會計人才將會日趨專業化,企業單位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計算機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使會計電算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對會計人員這方面的要求也很高。
會計專業是以會計學為基礎,結合其他經濟類課程建立起來的具有悠久歷史的一門專業,本專業培養和造就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能在各企事業單位獨立從事會計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會計專業的主要內容是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現代企業管理基本知識,熟悉國內外會計慣例和會計實務。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經濟發展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門,在社會科學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審計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會計和審計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國家審計機關、部門及各單位內部的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從事審計工作以及在學校、研究單位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會計、審計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審計問題的基本能力。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地掌握審計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2.掌握審計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熟悉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了解國內外審計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4.能運用計算機處理有關會計和審計業務,尤其是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有較強的外語和語言文字能力;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 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審計學原理、企業財務審計、審計實務、經濟效益審計、審計法規、內部審計學、社會審計、經濟法、稅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1.軍事訓練: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第一學期新生入校后進行軍訓,時間為2周。
2.勞動教育:由學生處在第一至六學期穿插安排。
4.專業綜合模擬實驗:會計模擬實驗和審計模擬實驗,安排在第五學期。
5.畢業實習:原則上由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單位(包括行政、企事業單位),若學生自主聯系難度較大,由系負責統一安排。實習完畢后,學生要提交實習日記、實習報告和實習鑒定等資料。安排在第六學期,時間為5周。
6.畢業論文。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注重結合專業領域存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撰寫出較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論文既要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安排在第六學期,時間為12周。
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
旅游管理學學科是工商管理學科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旅游管理學是一門研究旅游業經營管理的新興學科。隨著國際經濟的一體化、中國加入WTO,中國旅游經濟和旅游產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產業體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專業是旅游學、管理學、文化學等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專業。其目標是培養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與各類企業從事旅游事業管理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雖然這門學科的產生,在我國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和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我國旅游業迅速發展,不但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經濟知識的經營管理人才。旅游管理學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已成為工商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
主干課程:1、旅游企業管理 2、旅游開發與旅游市場營銷 3、會展服務與管理 4、旅游文化 5.旅游法規 6.旅游經濟 7.旅游心理學 8.旅游教育 9.旅游景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