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6
瀏覽我院于2014年4月14日下午3點,在多功能廳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就我院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動員和全面部署。內蒙古科技職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執行院長崔東祥同志作動員報告,中共呼和浩特地區民辦高等學校委員會黨建聯絡員、行政督導專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成員石忠文同志發表講話,會議由內蒙古科技職業學院黨總支委員、院長助理郝云廷同志主持,學院黨總支委員、教職工、學生黨員代表、入黨積極分子代表參加了會議。
崔東祥同志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推進,經濟社會加速轉型,我們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能否經受“四大考驗”,消除“四大危險”,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對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崔東祥同志強調,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人民群眾的重要期盼,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接受平等、高質量的教育,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我們必須看到,高等教育在發展中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滿意度還不高。近年來,伴隨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技術應用性人才迫切需要,高職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正處在跨越式發展的大好機遇期,由于高職教育仍處在發展初期,在發展理念和定位、人才培養質量、人才培養模式、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擴大社會就業、教師素質能力、學校管理水平等方面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較大距離。當前,如何落實黨中央和教育部提出的“辦社會需要、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的要求,認真履行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等各項職能,下力氣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因此,作為民辦高等職業院校也非常需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以好的作風推動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上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在人才培養上,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師生為本,加強教風、學風、校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師德觀,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身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的高技能人才。結合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升學院服務社會的能力。總的來說,就是要通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全方位找出作風上的差距,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學院。
崔東祥同志表示,在內蒙古教育廳和呼和浩特地區民辦高校黨委的領導下,學院各項工作正逐步推進。學院的發展主體是廣大的師生員工,最根本的動力還是廣大的師生員工。我們要抓住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進一步密切各級黨組織同廣大師生的血肉聯系,彰顯優良作風,激發工作熱情,匯聚推進學院改革創新、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實現確定的目標任務提供保證。
石忠文同志對我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四點意見,第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把活動的總要求貫穿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第二,準確把握教育實踐活動目標要求,確保活動取得成效。第三,加強統籌兼顧,務求“活動”與“學院中心工作”“兩不誤”、“兩促進”。第四,加強對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
召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動員大會
教育廳黨建聯絡員、行政督導專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成員石忠文同志
內蒙古科技職業學院黨總支委員、院長崔東祥同志
內蒙古科技職業學院黨總支委員、院長助理郝云廷同志
學院黨總支委員吳瑋同志